親情勒索該如何脫離,以愛之名的情緒綁架,難道愛就能為所欲為嗎?

1111

文章重點

  • 親情勒索是什麼
  • 親情勒索:勒索者的特質
  • 親情勒索:被勒索者的共同特點
  • 親情勒索:擺脫親情勒索
  • 重視自我,學會解除不對等的關係

2019金曲頒獎典禮上,Leo王勇奪金曲歌王寶座,他興奮地衝上舞台,在麥克風前說出他的得獎感言,其中提到:「媽媽,不要再親情勒索了,我也愛妳,但我不一定要聽妳的話!」。


影片來源:點我前往

原本就讀台大社會系的Leo王,在學期間為了能夠專心從事音樂創作而選擇休學,他在得獎感言中提到,媽媽對此非常失望,認為這樣是「不孝」。

親情勒索

Photo by Simon Rae on Unsplash

在亞洲家庭中,尤其是華人社會,親情代表著孩子的臍帶永遠與父母親相連,不論孩子的成就、性格發展或是興趣養成,都成為了孩子愛不愛父母、孝不孝順的驗證途徑。孩子在家庭之中、父母面前,似乎永遠無法被視為獨立個體。

如何面對 親情勒索

圖片來源

Leo王不時在粉絲專頁上表達與媽媽之間的微妙卻又緊緊相連的情感,他曾經說過:「這輩子最大的感謝是媽媽,最大的陰影也是媽媽,好的壞的,骨肉無法分離。」這麼一句話,帶出了被親情勒索者最深刻的感受。

親情勒索是什麼

如何面對親情勒索

「我是為你好!」、「如果你不聽我的話,那就是你不夠愛我!」、「當初辛辛苦苦把你養大...」,這些話不曉得對大家而言是否熟悉?親情勒索往往存在於無形,也傷人於無形。在華人文化中,我們總是被教育「孝順至上」、「忍讓」的美德。長久之下便成為親情勒索常發生於華人家庭的原因之一。

親情勒索或是情緒勒索,究竟是什麼呢?第一位提出這個詞彙的是學者蘇珊・佛沃(Susan Forward),她所撰寫的書籍《情緒勒索 Emotional Blackmail》中將自己擔任心理諮商師時的經驗與改善方法彙整後出版。

她以FOG(迷霧)一詞來說明以下的狀態:恐懼(Fear)+義務(Obligation)+罪惡感(Guilt)。被勒索者在面對勒索者的要求時,會感到無助、恐懼,卻不曉得該如何應對以及脫離。

親情勒索 父母

Photo by Aditya Romansa on Unsplash

情緒勒索往往發生在親密的關係之中,特別是原生家庭,父母與孩子之間緊密卻又微妙的距離,一旦任何一方成了勒索者,另一方則注定成為被勒索者。不論任何一方,都有可能在這樣的關係之中崩潰、毀壞。

親情勒索:勒索者的特質

依照蘇珊・佛沃(Susan Forward)的論點,在一段親情勒索的關係之中,有關係對等的角色,分別為:被勒索者勒索者。當勒索者無法為自己的負面情緒負責時,便以威脅或利誘被勒索者,企圖要求對方順從自己來達到目的。

勒索者往往會習慣性地使用幾種方式達到目的,以下是最常見的親情勒索手法:

貶低被勒索者的自我價值感

父母 親情勒索

Photo by Verne Ho on Unsplash

「沒想到我會生出你這種不孝子!」、「養你長大以為你會懂事,沒想到...」,勒索者往往會以言語、肢體行為來貶低被勒索者,被勒索者會在當下懷疑自己的存在價值、覺得自己不被需要,或是隨時有可能被拋下、淘汰。嚴重者會陷入對自己感到懷疑的情緒之中數天、甚至造成永久的心理創傷,尤其雙方之間的關係越緊密,造成的傷害越大。

增加被勒索者的罪惡感

親情勒索 如何面對

Photo by Pablo Varela on Unsplash

「養你一點都沒用」、「也不想想我是怎麼辛辛苦苦地養大你」,勒索者會在被勒索者的言語之中,累積許多罪惡感以及同情感,當被勒索者認為自己必須負起責任時,便會因罪惡感而承擔所有勒索者的需求。

威脅勒索者的安全感

親情勒索 父母

Photo by Burst on on Unsplash

「沒關係,以後就當作我們沒有關係」、「當作家裡沒生過你這種孩子」,在勒索者試著索取時,會嘗試用言語刺激被勒索者的安全感,使被勒索者有種隨時會被拋下、遺棄的感受,當被勒索者在性格上是較為自卑或是對自己沒有自信時,往往會因為害怕被拋棄而試著滿足勒索者的需求。

親情勒索:被勒索者的共同特點

親情勒索 定義

Photo by Jessica F on Unsplash

處於一段親情關係之中,被家庭情感勒索的被勒索者,也擁有幾點共同特點:當他們在面對親情勒索時,往往會害怕、恐懼對方的難過或是負面情緒。即便他們認為這樣的親情關係並不健康,卻無法做出任何改善現況的決定。這些人具有哪些特點呢?以下是綜合最常見的特點:

自卑

自卑的人,往往期望在一段關係之中建立自己的存在感與被需要感,於是他們會在乎他人的感受、害怕被否定,無形之中也會任由勒索者予取予求。當被對方否定或是當對方表達不滿時,他們會放下自身的情緒感受,盡力滿足對方。

過度的責任感

習慣性承擔責任的人,容易在一段關係中成為給予者,他們會認為對方的不愉快與自己有關,即使是過分的要求,他們也會認為自己有責任滿足勒索者。

過度的同情感

同情感往往會引起被勒索者放下抗拒的心而去滿足勒索者,在親情勒索之中,許多子女認為父母的難過與憤怒是需要被同情與關愛的,於是無法拒絕無理的要求。

習慣壓抑

習慣壓抑的人也就習慣忍讓,他們甚至會認為忍讓是最好的辦法,面對勒索者的負面情緒時,他們會選擇不抵抗、不拒絕,當他們感到憤怒時,他們會認為動怒是不好的,抱持著「大事化小,小事化無」的心態維持親子關係。

不論是何種特點的人,唯一的共通點就是以「妥協」的方式滿足對方,但是,一旦被勒索者試著滿足勒索者時,勒索者並不會因此而知足,反而會更加予取予求。

親情勒索:擺脫親情勒索

親情勒索 面對

Photo by ckturistando on Unsplash

每一個家庭之中,都有可能存在者一位親情勒索者,當他們得不到自己想要的,就會斥責對方、控訴對方,勒索者往往都是沒自信或在關係中缺乏安全感的人,他們習慣將自己的感受「投射」到對方身上,迫使對方認為一切都是自己的錯。他們往往認為自己是不被愛的那個、不被需要的那個,於是習慣以威脅的方法綁住對方。

對於被勒索者,該如何做才能夠不再被勒索呢?以下列出了幾種方法,也許大家能夠從中找出適合自己的方法:

停止回應

親情勒索 方法

Photo by Drew Hays on Unsplash

當對方開始勒索自己時,請先不要太快給予回應,試著讓自己看清楚當下的狀況,了解彼此的關係,假設對方命令你「馬上回家!」時,可以先思考,為何要馬上回家?馬上回家是為了什麼?實際接觸的話,會發生什麼事?在思考這些問題的過程中,也能夠了解對方當下的情緒狀態。

學會漠視

親情勒索 冷暴力

Photo by Gabrielle Henderson on Unsplash

漠視,不代表必須狠心地切斷彼此的關係,而是學會冷處理對方的控訴或指責,試著拉開彼此之間的距離,讓對方理解「他們無法再操控你」,如果當下共處同一個空間,可以離開現場,在對方的指責與控訴的當下不做任何回應,別讓對方持續認為他還能夠影響你的情緒。

重視自我感受

親情勒索 怎麼辦

Photo by Giulia Bertelli on Unsplash

在面對對方的勒索時,比起對方情緒更重要的是自己的情緒與感受,被勒索者往往會在雙方關係之中習慣地忽略自己的感受,他們往往認為對方的負面情緒比自己的心理創傷更加重要,如此一來就會陷入親情勒索的負面迴圈之中。

當對方開始不斷以言語或肢體攻擊你,迫使你接受他的要求時,你可以問問自己:為什麼我該被這樣對待?沒有人天生該受到他人(即使是家人)的負面情緒,試著在乎自己的感受,保護自己的心靈,別再受到創傷。

保有自尊

親情勒索父母

Photo by Ben White on Unsplash

不論是誰,都不該成為一段關係的被勒索者,當你處於這樣的一段關係之中,請記得,每個人都是美麗的生命,都該被平等的對待。若對方不斷地勒索時,你可以不回應、不反駁也不需理會與道歉。

重視自我,學會解除不對等的關係

父母親情勒索

Photo by Ryan Moreno on Unsplash

親情勒索的關係之中,不論是勒索者與被勒索者,雙方同樣的特點都是「缺乏安全感」且「不重視自己的感受」,把對方感受視為自己的責任時,就會成為被勒索者;將自己的感受視為對方的責任時,就會成為勒索者。彼此便會陷入害怕失去愛與關懷、卻又不斷互相傷害的關係之中。

解除一段不對等的關係,試著將自我從緊繃的關係之中解放,學著重視自我感受,透過閱讀書籍、心理諮商等方法來認識自己、了解自己的情緒感受。

若你的生活仍然被親情綁架時,請試著以上的方法,或是試著對自己說:「你可以用我不喜歡的方式對待我,但不代表我必須承受並滿足你的要求。你的情緒不是我的責任,我沒有必要承擔。」,親情勒索來自於愛,出自於愛的關係也有可能走向扭曲,當你深陷於這樣的關係之中時,請學會保護自己的內心免於更多傷痕的累積。

延伸閱讀

大錯特錯媽寶男不要來!媽寶男的特徵總盤點,戀愛斷捨離趁現在!
大人學:不只是模樣,風範來自內心生根茁壯的花朵
心理也會感冒?我,需要心理諮商嗎?
高情商養成法:優雅的生存之道讓你職場、愛情兩得利!
擁抱內心的小孩,與負面情緒共處─ 無論好壞都是我與生俱來的

作者資訊
77
台灣人。日劇、貓、閱讀、吃就是日常,在生活中學習扮演好每個角色。自認為是社會裡的少數派。 喜歡在生活裡與各式各樣的人相遇,在每一段人際關係認識自己。 喜歡在太陽灑進屋內的午後和貓一起睡午覺,喜歡追隨貓的腳步學習如何慵懶度日。